
我回连队办“春晚”
■郝立轩
新兵们表演三句半《牛人牛事》。作者提供
“鸟儿爱林,蝶儿恋花,连队就是我的家。新兵来了如添娃,老兵走了把泪洒。最香除夕团圆饭,天南地北是一家。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爱连队我爱家……”没有绚丽舞台,连队门口搭起台;没有霓虹灯光,日月照亮天地一派;没有大牌明星,人人都是主角登台;没有华丽服饰,戎装浸润青春色彩。随着劲歌热舞《连队就是我的家》闪亮登场,第81集团军某旅英雄侦察连“2024光荣印记·连队小春晚”拉开了帷幕。
“这是咱英雄侦察连有史以来第一个连队小春晚。这是咱连队新老官兵自编自导、自演自录的春晚。这是献给官兵和家乡亲人们的新春贺礼!”指导员贾明轩是个帅气的“北京兵”,一口流利的京腔京韵,主持起节目声音清亮、以情带声。台下,探亲的家属领着孩子来了,应邀观摩的兄弟连队官兵代表也来了,大家济济一堂。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三四”,队列歌曲《当兵好》的前奏曲激越响起。大家应声望去,走在队列最前面的竟然是两个高呼口令的娃娃。他们是连队官兵的后代,声音稚嫩却毫不怯生,走起步子与身后官兵步调一致。这出人意料的一幕,让全场观众惊喜不已。“当兵不为利,当兵不图名,从军尽义务,青春留军营。有我天蔚蓝,我在海宁静,祖国一声令,亮剑震苍穹。”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人民的嘱托,也让观众看到,红色基因在官兵身上代代传承。
这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连队。他们从峥嵘岁月一路走来,无论走到哪里、不忘来时路,无论走得多远、明白为什么出发。“捕俘技术标兵连”的光荣历史,镌刻在当年全军大比武的光荣史册;“英雄侦察连”的荣誉称号,挥写在浴血奋战的光辉履历;踏上新征程的今天,他们矢志“练得底气足,打就打得赢”,在强军兴军路上勇当先锋。
春节是欢乐喜庆的节日,也是广大官兵重温美好记忆的节日。“要说牛,谁最牛?咱连长伍越鹏2024集团军综合比武第一名。赞,点赞的赞!要说牛,人人牛,2024咱连全旅考核7个项目满堂红。根,培根铸魂的根!练擒拿、打对抗,敌后侦察、协调联动,中新‘合作-2024’陆军联合训练美名扬。强,强军兴军的强!”官兵你一言我一语相互碰撞、创作的三句半《牛人牛事》,真实记录了连队在过去一年的坚实足迹,道出了“争先争锋,拼搏拼命”的连魂真谛。
“您是咱们连走出的文化名人,我们期待着前辈的到来!”春节前,老连队的战友联系上我,勾起我重归部队的缠绵思绪。从交谈中,我得知战友们期待有一个自娱自乐的连队春晚。说起春晚,它与大家庭的年夜饭一样不好搭配。人们的文化品位不同,欣赏习惯就不同。它有别于其他门类的文艺汇演,已然成为一种凝结中国人文化记忆的新民俗,没有春晚就如同没过年一样。
倾泻着鼾声的大通铺在哪里?一排排的低矮红砖房在何方?大头鞋、羊皮帽在何处?走进崭新的军营,我发现与我魂牵梦绕的老营盘大不一样,今日军营已发生超乎想象的喜人变化。官兵以列队礼仪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亲人。望着一张张被风吹日晒成古铜色的脸庞和期冀的目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大家一起打造一台属于官兵自己的“连队小春晚”。我之所以坚持一个“小”字,是因为我从心底里崇尚“小春晚大视野、小人物大角色、小舞台大作为”。
春晚节目轮番登场,大家热情高涨,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我这个“赶鸭子上架”的“连队小春晚”总编导,也随着节目而浮想联翩。感谢战友们的盛情邀请,让我这个阔别连队40多年的老兵终于回家了。
“山躺下去是河,河站起来是山!黄河选择了大海,那是大海的幸运;大海接纳了黄河,那是黄河的光荣……”战友们刚刚挥去征尘,从黄河边凯旋,我给大家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喊黄河》。
好的音乐作品,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它以崇高的道德审美和潜在的精神力量陶冶人们的情操。《中华好家风》《天下百姓》《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不负人民》等歌曲,将演出从一个高潮推上又一个高潮。在优美动听的歌声里,战友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为什么当兵,如何当好兵”的朴素道理。
“连队小春晚”要搞好,在于长期积淀,实现传承红色文化的常态化。我们可以一年一个主题,如同创作一部作品,常创常新。为了积累创作素材,我谢绝了旅里安排的招待所,一头扎进连队。走进连队我才知道,邀请老兵重返军营,给官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已成为常态。每年6月15日是英雄侦察连的连日,因为这一天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观看官兵表演、亲切接见官兵的幸福日子。这给了我灵感:连队小春晚,何不以此开篇?这里有连队宣传使用的大屏幕,有官兵日常练兵的训练场。不用特邀嘉宾主持,就由连队的干部战士担任主持,以连日、排务会、班务会等形式串联,既节省人力、物力,排练起来大家也轻车熟路。
战士们绝没有想到,在演出过程中,连队门前的大屏幕发挥了特殊作用。就在战友们还沉浸于演出氛围中时,随着爱国拥军志愿者王晶的一曲《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那么多亲切的面孔。每逢佳节倍思亲。演出前,我和贾指导员悄悄与10名新入伍战士的家人取得了联系,用手机拍下视频《来自亲人们的新春寄语》。那一声声透着浓厚乡音的贴心话语,令大家热泪盈眶。
举办好“连队小春晚”,是一项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作为节目的总编导,我刚开始感到压力重重。为此,我和连队战友一起反复研究思考,采取了几个结合:一是将举办“连队小春晚”与协调兄弟连队帮助结合起来。我们通过“串门户,走亲戚”的办法,从旅部、营部和其他连队借用了历年举办表彰活动存留下来的“压箱物”,就连蛇年吉祥物也是从其他连队偶然得之;二是将举办“连队小春晚”与营、连年度表彰活动结合起来,既隆重热烈又勤俭节约。
在节目统筹中,我们将妥善安排好训练时间与节目编排时间作为头等大事,绝不能因为举办春晚影响训练和官兵休息。大家利用饭前饭后的拉歌时间学唱歌曲。令人捧腹不已的小品《侦察连里来了个女侦探》,所有角色都是来自刚入伍的新兵。他们从拿到剧本到走上台正式演出前,没有经过一次合练,都是利用饭前饭后的间隙相互对台词。他们各自把台词娴熟在心,还根据剧情发展巧妙加上许多自己设计的笑料,充分展示了年轻战士的聪明才智。亲子诵读节目《美丽中国梦》,起初主创人员一直为没有家属参演而发愁。大家深知节目中反映军娃渴望见到爸爸的动情点,如果删掉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使节目衔接不起来。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演出前一天晚上,一位年轻女士捧着鲜花走到台前。我从战士们和她的交谈中获悉,她是刚刚荣立二等功的蓝鹏班长的妻子。她得知节目编排中的困难后,连夜和孩子一块儿熟悉台词,第二天下午的表演声情并茂,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一台“连队小春晚”,为啥能赢得官兵的青睐?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坚持“文化为强军服务,文化为官兵服务”。它犹如一粒饱满的种子种在战士们的心田,经过新征程阳光雨露的滋润必将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