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中国军队】战略导弹:国之重器 国之长剑

军事新闻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7月21日 14: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

  战略导弹,国之重器。从1959年我国组建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至今,火箭军导弹武器装备经历多次换型,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战略导弹部队的眼光始终紧盯未来战场,为祖国的安全擎起利剑坚盾。

  我军洲际战略导弹旅建于1959年

  1984年的国庆阅兵式上,某型洲际战略导弹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向世界首次揭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神秘面纱。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委 文青:我们的任务,就是核威慑、核反击,遏制战争升级,震慑强敌。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始建于1959年7月,前身为第一地地导弹营,是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成功发射了被称为“争气弹”的第一枚地地导弹,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组建58年来,他们精练苦练战略铁拳,倾心铸就大国重器。该旅先后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圆满地完成了五十多次重大任务。

  用训练方式打仗 以打仗方式训练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委 文青:怎么样来衡量我们核部队的作战能力?几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你所有的武器装备、平台能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你的所有的人员,发射单元,能不能够随机地抽点?

  用训练的方式打仗,以打仗的方式训练,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支部队不断探索实战化训练新模式。2013年的秋天,部队受领了一次特殊的任务,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发射是全军联合作战演练中的重要一环,部队远距离跨区机动挺进西北,由上级从两个营随机抽点发射单元,按照作战进程准时准点发射。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委 文青:“十八大”以后,习主席向全军发出了能打仗、打胜仗,大力加强部队实战化训练,这样一个指示要求。部队要从过去那种确保成功、确保安全,转变到能打、能赢、能够打得出去。这种作战的指导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参谋长 王艳磊:你如果要是不能按照上级的命令指示准时准点发射,那么你这一次就等于是作战失败,就是不合格的。

  洲际导弹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涉及10多个学科、30多个专业、数千条核心原理,如何确保导弹正常发射,号手们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火箭军某洲际导弹旅发射营班长 辛小松:自己总结了很多方法,很细微的漏气声音,然后大家就靠耳朵听。怎么听啊?就把所有的灯关掉,在一个完全黑的房间内,听这个管漏,它到底有没有漏气的声音。

  2013年我军首次雨中发射洲际导弹

  导弹进入发射竖井,各系统准备就绪,然而发射当天,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而且雨势越来越大。

  洲际导弹在雨中发射从未有过先例,点火号手康平紧盯着发射台前的监测仪表,一旦异常就要终止发射。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是继续发射,还是退出阵地保安全,考验着现场指挥员的决策能力。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参谋长 王艳磊:我们当时在靶场第一次开了临时党委会,决策的重点就是到底是保打赢,还是保安全?最终我们选择了按照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准时准点发射。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委 文青:这一次发射,也真是说叫做火箭挟雷裹电,穿云刺雾,直上云霄,打得非常好。检验了我们的武器水平,检验了我们这个武器装备的性能。

  此次发射,不仅成功突破多个训练禁区,还一次刷新了该型导弹五项纪录。

  一弹定乾坤 容不得反复

  作为核导弹部队来说,要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够打胜仗,生存防护、快速反应和突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们在全旅范围进行编组分训,探索优化作战流程,作战准备时间缩短4/5,大大提升快速反击能力。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委 文青:什么叫一弹定乾坤?就是容不得反复,没有还手的机会。所以这种特点决定要求我们,必须要练就一招出手、一剑制敌这种本领。

  一次曾在发射前出现故障的任务

  2015年,上级从全旅各个发射营随机抽点发射单元,要求被抽点的发射营独立测试、把关、操作和发射,被选中的发射二营官兵,按照新的作战流程完成了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就在给导弹加电时,系统出现故障。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高级工程师 闫海:当时就是一分钟的发射窗口,错过这个时间就直接影响到战役演习。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连长 程杨杨:如果全部按照重新走一遍流程的话,我们肯定达不到这个时间要求,我们只能是说就近去找这个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做。

  要练实兵!官兵就地自主排除故障

  距离导弹发射还不到一个小时,导致加电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发射二营的官兵能否快速排除故障,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准时发射。着急的不仅仅是参与发射的二营官兵,还有场外的专家和工程师,就在此时,参谋长王艳磊却给负责警卫的官兵列出了一张禁止专家进入发射阵地的名单。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高级工程师 闫海:我们想了解一手的情况,就比较困难,心里感到没有着落,老是想跟首长说想往前去,想去看看。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参谋长 王艳磊:打仗你又不能请这些人过来,是不是?那都得完全靠你引领,你这时候不练,你啥时候练兵?你只有这个时候把独立能力练出来了,打仗的时候你才能更有底气。

  经过快速排查,二营官兵最终查明故障原因,导弹在规定的时间准时发射,打出了这一型号的最佳精度。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副参谋长 周涛:从全旅能够随时独立发射,已经发展到我们所有火箭单元,随时能够执行独立发射任务,这应该说是从量的变化慢慢积累成一个质的变化。

  "三抗一倒" 密闭生存训练常态化

  周涛曾经在阵管连担任排长、营长等职务,负责各个导弹阵地的安全保卫和维护保养,长时间在全封闭阵地生活和工作,他形象地称之为“坐井观天”。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副参谋长 周涛:我们坐井,坐的是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射井。然后发射井内就竖着我们的战略洲际导弹。所谓观天,我们观的是全球战略安全的天,因为洲际战略导弹是针对全球的安全态势战略需求来实行自己的战备值班任务,以及迅速测试发射任务。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弹兵,阵地密闭生存训练是必须经过的一道难关。近年来,这支部队开始系统在发射坑道内进行抗饥饿、抗缺氧、抗疲劳和倒时差训练,导弹兵们称为“三抗一倒”训练。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参谋长 王艳磊:我们进了阵地之后,供给的食物要减到平时在营区的1/3。而坑道内氧气的量是我们平常正常值的80%。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挑战你的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来使你每名官兵取得实战的资格证。

  密闭生存训练期间,官兵们要进行连续的特情处置、完成既定的测试发射流程任务。

  如今,部队进行密闭生存训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依托阵地的发射能力也越来越强,全旅官兵密闭生存训练时间从最初的几天增加到了几十天,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密闭生存模式在火箭军各个部队得到推广。

  火箭军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参谋长 王艳磊:即使我们遭受了强敌的核袭击,只要能够生存下来,那么我们就有能够反击敌人的一线希望,就有把这么一弹打出去的可能,就能为我们的战略决策提供一些坚强的后盾。

  全时全域 精确打击 连续突击

  经过58年的发展,当年的“东风第一枝”已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国“东风第一旅”。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火箭军向世界展示了6种装备7种型号。这也是火箭军在历次阅兵中展示型号最多、枚数最多的一次,表明火箭军全时全域慑战、精确实施打击、连续火力突击等核心军事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火箭军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