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陆军基层部队迎改革:不怕利益得失怕素质缺失

军事新闻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16日 07:1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西部陆军“金刚钻”团将部队拉至陌生复杂地域,从严从难锤炼官兵战斗技能,图为该团正在组织分队进行战术训练。

  顾 毛摄

  当前,部队“脖子以下”改革逐步推开,一些基层单位面临撤降并改、营区移防等重大任务,官兵面临岗位调整、利益得失等现实问题,他们的状态怎么样,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近日,我们来到西部战区陆军某红军师“金刚钻”团,近距离感受基层官兵改革期间的思想反映。

  “人按职责干,事按规定办”

  改革,在这里并没有引起“围观”

  春日的陇东,莺飞草长,细雨绵绵。

  “嘟…嘟…”3月22日下午,一声嘹亮的军号掀开层层雨帘,闯入战士们午休的宿舍。官兵迅速起床,穿好衣服,整理内务,带上军事装具和雨披,跑步到楼下集合。

  不到一刻钟,全团各单位已按计划带到各自的训练场展开训练。队伍带走后,连队值日生逐个班检查卫生,同时把战友的拖鞋整齐摆放到班门口,方便大家返回后换洗。一切井然有序,正规如常。

  到了综合训练场,官兵们个个生龙活虎,斗志昂扬。这边,步兵甩开膀子挖地坑、设伪装,开展地雷埋排专业大比武;那边,炮兵撸起袖子练瞄准、学计算,组织一专多能过关大考核,连绵的雨水丝毫浇不灭他们参加军事训练的浓厚热情。

  改革,在这里波澜不惊。这个团诞生于1928年的河南固始县,是一支老牌红军部队,建团89年来,历经21次调整改编,10余次变更隶属关系,移防过4省6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亲历了人民军队每一次改革发展的全程。

  “放眼团队成长壮大的历史,改革是涅槃,更是机遇,也是一项正常的工作,没有必要围观、热议和起哄。”年初团党委扩大会上,政委王建文的发言得到全团官兵的认可。

  团党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翻看该团3月份工作计划,“首长机关每周5个半天的训练日,一次五公里考核;基层连队每周一次达标考核,每月一次20公里战斗体能训练;侦察、通信、工兵、汽车等10支集训队,集训时间持续到4月底……”官兵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营房股也刚刚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所属卫生区进行清理,修剪树木、清除杂草。一级都有一级的事,每级都有负责的人。

  “人按职责干,事按规定办。”体能训练时间,王建文介绍说,“改革当前,团队建设、个人发展都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变动、调整,但不管怎么改,部队练兵打仗的根本职能不会改,抓基层打基础的根本要求不会变。因此,在改革大考中,要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坦然从容,少想会怎么改,多思该怎么干,即使单位明天改,今天该干啥干啥,即使明天搬,今天该落实的工作也必须落实。”

  “不怕利益得失,就怕素质缺失”

  改革,最大的不安是“本领恐慌”

  这些天,团党委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传承、起航、转型”成为团队的热词,官兵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在新的起点上,传承红军传统,实现部队转型。

  “改革发展是大势所趋,对表现代化新型陆军的建设目标,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教育课上,炮兵营教导员安小康的话在官兵中引发共鸣。

  “如果改革后换装自行火炮,我们的能力素质如何驾驭?”“如果士官长制度全面推开,我们的水平如何带兵?”课后讨论,官兵你一言我一语,说出心中的忧虑。

  “坐等改革,只会被淘汰。主动出击,才能弥补短板。”面对战士们的“本领恐慌”,安小康及时引导。悄然间,一股精武强能的学习之风迅速在全团扩散开来。

  训练场上,学练“一专多能”的人越来越多;周末“大讲堂”,信息化知识成为官兵的首选内容;周六学习育才日,学习室里打游戏的人少了,和大学生战士结对学习的比比皆是。

  “不怕利益得失,就怕素质缺失。”八连四级军士长张旗说,“以前,自己也是连里的训练尖子,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炊事班,一干就是7年。平时训练时间本来就比战斗班少,时间一长,连五公里考核都合格不了了。”

  去年底,他主动要求从炊事班调回战斗班,加班加点补差训练,如今五公里考核成绩又达到22分钟的合格标准。“这还差得远,改革后连队的任务会更重,训练的条件会更苦,我还要练得更扎实才行!”

  战士忧能力不足,连队忧转型太慢。该团九连是战争年代的“战斗模范连”,也是新时期西部战区叫得响的“全面建设模范连”。前不久,“大功三连”事迹报告会在战区陆军召开后,官兵思想上深受触动。

  “对照‘大功三连’,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瞄准改革转型,我们的定位是什么?”一个个问号在指导员包义峥脑海中反复闪现。随后,他组织官兵将“大功三连”的事迹原原本本学了3遍,逐条对照连队发展存在的瓶颈难题,一项一项列出整改措施。

  思想素质有差距,他们就安排大学生理论骨干担当小教员,广泛开展“学系列讲话、讲领袖故事、向主席看齐、做‘四有’军人”活动;训练层次不够高,他们就请兄弟连队的尖子教方法、传经验;带兵能力有欠缺,他们就集中解剖案例、学习心理学,掌握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

  “既要干好当前的活,又要谋划转型的事。”包义峥深有感触地说,“改革时间表日益临近,再不紧抓快干,今天的短板必然成为明天进步的藩篱。”

  “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

  改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团善打硬仗恶仗,屡次攻坚克难,被授予“金刚钻”荣誉称号,形成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团魂。改革大考中,“金刚钻”精神再次成为全团官兵解决矛盾问题的“传家宝”。

  卫生队副队长刘继洲是团里的老人,19岁就穿上军装,在“金刚钻”团一干就是26个年头,长期服务基层和驻地群众,“刘大夫”的名声早就不胫而走。前些年,好几家民营医院给他发来邀请函,请他“出山”,但他就是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

  临近改革,他以前的同学、朋友纷纷打来电话,劝他早做打算,提前转业退役,凭着前些年积攒的名声,随便找个医院挂靠,工作轻松,待遇又好。就连家人也成为“说客”,一起劝他。

  “生在‘金刚钻’,一生‘金刚钻’。”关键时刻,刘继洲态度坚决,他说:“团队就是我的家,如果部队需要我走,我二话不说;如果组织不让我走,我绝不主动离开。”

  爱团如家的何止刘继洲,全团唯一的三级军士长、修理所战士叶贵平也是这样一个人。去年,为了一家团聚,媳妇辞掉老家工作,办理随军来到单位,年底他们终于怀上了期盼已久的孩子。喜悦之际,改革的日子却日益临近。走,还是留?叶贵平再次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大家是家,小家也是家。”叶贵平思路清晰,他提前从老家把父母接过来照顾家属,并和全家人坦诚交流,表达了自己将“一如既往跟着部队,不管怎么改,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决心。看到叶贵平如此坚决,全家人不再多说,都支持他的决定。

  个人在努力,团队也没闲着。前不久,一封“写给驻地官兵家属的信”在该团“金刚钻”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驻地的官兵家属顿时“炸”开了锅。

  “选择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作为革命军人,自从穿上绿军装,就肩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没有军人的负重前行,就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岁月静好……”公开信里,团党委朴实的话语、真诚的言辞,道出了驻地官兵难以述说的真情和选择。

  (孙利波、杜红星参与采写)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860010-1102010100
1 1 1